新疆有哪些非遗文化?新疆排名前五的非遗文化是什么
【新疆有哪些非遗文化】
新疆已公布的非遗代表性项目4640项,其中,被选为自治区级非遗代表性项目315项、国家级项目94项,自治区级项目保护单位567个、国家级项目保护单位81个,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、玛纳斯、麦西热甫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,新疆公布认定的非遗代表性传承人5654人,被选入自治区级代表性传承人的有548名、国家级传承人112名。
【新疆排名前五的非遗文化】
玛纳斯
《玛纳斯》是集诗、歌、故事于一体的韵文史诗,是由民间艺人演唱的口头文学,艺人在史诗的创作与传承中起着重要作用。
《玛纳斯》全诗共有8部,约23万余行,在民间流传的各种变体多达40种。它颂扬了英雄玛纳斯家族八代人为维护民族团结进步,共同反抗外来侵略的事迹。
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
它是流传于新疆各地的木卡姆总称,是集歌、舞、乐于一体的大型综合艺术形式,包含十二木卡姆、刀郎木卡姆、吐鲁番木卡姆和哈密木卡姆。十二木卡姆是其中的主要代表,它是由12部木卡姆组成的大型套曲,全部演唱完大约需要24小时。
它的唱词内容丰富,包括哲人箴言、先辈告诫、乡村俚语、民间故事,既有民间歌谣,又有文人诗作;它的音乐形态多样,拥有多种音律、调式、节奏;伴奏乐器也很多,萨塔尔、都塔尔、弹布尔、热瓦普、手鼓、唢呐、扬琴……都在表演中彰显着独特的风韵和强烈的感染力。
曾经木卡姆一直依靠口传心授,加之体系庞大、词意深奥、曲牌绵长,传承遇到极大困难,新中国成立之后党和政府对其着力抢救。1960年《十二木卡姆乐谱总集》出版,这是历史上以曲谱形式将十二木卡姆记录的首个版本,实现了从口头传承到文本传承,随后新疆又陆续成立了木卡姆研究室、木卡姆艺术团,让这门艺术后继有人。
麦西热甫
麦西热甫是一种综合性民间娱乐活动,集歌舞、戏剧、乐器演奏、杂技、竞技和游戏为一体,根据地域文化和时令节日的不同,拥有多种表现形式和多重社会意义,比如春天举行的阔克(青苗)麦西热甫,还有传统节日、丰收、迎雪麦西热甫,体现了它的社会和文化功能多样性。
如今,每一场麦西热甫都是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的平台,也是培养民间艺术达人的摇篮,他们在这里增长见识、陶冶情操,对麦西热甫进行挖掘、抢救、保护,对丰富中国乐舞文化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。
哈萨克族刺绣
哈萨克族刺绣分毡绣和布绣两种,绣料多选用布、毛毡、皮革,构图饱满,突出四边,注重对称性,图案纹样粗犷简洁,有植物纹样、动物纹样和自然纹样,羊角、鹿角、驼掌、树枝、花草都在其中。
绣法包括鼠印绣、勾针绣、锁边绣等十余种,绣品的颜色都有相应的寓意:蓝色代表天空和自由;白色代表纯洁和喜庆;绿色象征春天和青春;红色象征太阳和光明。哈萨克族刺绣技法以家族为单位世代相传,它凝结着群众的智慧和创造精神。
传统箭术(锡伯族射箭)
踏遍千重山,猎夫凯歌归。射箭是锡伯族群众最爱的体育项目,更是生活的一部分。射箭使用传统复合弓及竹木箭,强调弓、箭、手三者的配合。
锡伯族孩子幼儿时便通过游戏训练眼力、臂力和胆量,到七岁开始用小弓箭启蒙训练,豆蔻之年便可以参与集中正规训练,包括步射、跑射、跪射和骑射。农闲时节射箭比赛频繁举行,深厚的群众参与基础,让锡伯族射箭闻名全国,并为国家培养了一批批优秀射箭运动员。